《佛說解義》
第八十三篇主題:養蓮之人
2018/04/25 AM 4:05 主筆:釋法璽
阿彌陀佛開示:
西方境方,
入西之人,養一座蓮,
蓮花綻放,華胎見悟,
入品蓮西,擇期自行。
自在,
正是修行淨土的最大好處,
能夠洞悉許多事情,
看透看清人塵世間,
什麼也看透了,
什麼也不去計較,
那樣的生活是許多人從未有過的。
如同水流,行遍四方也不會受到障道,
但於其中的柔順必須先行學到,
什麼樣的力道並不癱軟,
能保留住一點護衛真理的信心,
不會傷害到任何一位。
巧妙智慧的般若行走世間,
看見遇到都是再開智慧的機會,
所有因緣是修行的挑戰,
心恆常是平靜的,
不再發起任何一絲毫妄行。
這樣的心是恆常空無的,
寂靜、清涼,
是最適合修行的狀態,
也是最舒服的人間享受。
從前從前,
有一位山洞中的老修行者,
從沒有人知道他的身分,
經年累月,他都是自己一個人,
一生之中從沒有遇過任何一位人士告訴他,
但他機智過人,曉知天下事。
他是朝廷下令想要追捕的要臣,
但是他從未上任過,
也從未出現在世人眼前,
所以沒有人知道他到底長相如何,
也從未有人真正看過這一位神奇人物。
世人所以知道這一位傳奇似的人,
那是因為天山有一座寶蓮池,
村莊有能仁說,這一座寶蓮池是通達西方的神聖之地,
這座蓮池是西方的蓮花世界,
好多人想著前往,想要一窺究竟,
但真正看見的人卻不是太多位,
真正看見的人回來所說、所喻,
說那真正是人間仙境,
而這座蓮池的主人,聽說正是這位老人家。
因為,
古時經常戰亂、疾荒,天災人禍頻繁,
百姓長時苦不堪言,
當逢災厄之時更是無力抵擋,
傳說,有好幾戶人家在身心最困惑之際,
曾有看過一位慈悲的老人家的背影,
送來一朵晶瑩剔透的彩蓮,
家中頓時綻放光彩,
而當下的苦也逐漸能夠得到緩解,
大病也能得到初癒的效果,
相當神奇的老人與蓮,
在當時的各處宣傳開來,
老人的名聲也令宮廷知道,
當然皇上的聖旨也是同步頒行,
希望禮請這樣的神奇人物回到宮中,
時過數年,都未見音訊,
皇上便就特下捕令,
追捕這樣的奇特人士。
百姓們當然不同意這樣的旨令,
但大家真的也想看看老人家是怎麼樣的人物。
老人與蓮,
在當時的社會佛法並不盛行,
老人獨居山中,
但名氣卻紅遍全城。
老人養的蓮花池與西方相連,
這說法當然是後世所冠上的美譽,
但卻也真是如此。
曾經見過的人是這麼描述西方之蓮,
而且栩栩如生,相當真實。
去過天山,看過蓮花池的一位男子,
很年輕,也很有才能,面貌莊嚴四方。
他說著那座蓮池朝露晚暮便會出現,
出現之際只有真正心境純淨純正可以見得,
池中每一座蓮華大若蓮臺,
微微徐風,吹動蓮位,
蓮花九轉宛若彩燈,
散發十方異彩,
各個蓮花更是不同風貌,
有的金色、有的紫色、有的白色、有的紅橙,
透若水色的生動感,是世間所未有的,
少年舉筆畫下這樣的風采。
隔日早晨便傳出少年於睡夢中安詳離去的消息,
少年身後什麼也沒有留下,
聽聞也沒有任何家親,身邊只有留下一卷手書,
上頭簡單寫下幾句詩句,
「白頭身貌老彌陀。清淨蓮身降世身。
今朝說法現世真。那是西方極樂土。」
這段美傳又再傳遍四處,
開始有許多人想要追隨這樣的境界,
但卻從未有人真正探究過其中真實的寓意。
一日,一位臭頭皮的小男童,
隨著家人前往觀賞這幅少年所畫的蓮圖,
男兒不是太引人注目,
男童的家親已經看完,
但男童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蓮圖,
直到男童的娘親拉住孩子希望返家,
男童這才開口:「娘,這蓮上頭有我的名字。」
經過數百年的故事傳說,
被男童這麼一喊,
在場的大眾紛紛趕前觀看,
咦!
從未發現過這張蓮圖上各個蓮花都有鑲相名,
而好些人逐漸開始留意蓮圖的特色,
更有人發現每一日蓮圖都有變化,
蓮花的色澤改變,上頭的鑲名完全轉變,
有一些人更發現蓮名的主人,
在蓮臺轉變之際,蓮名的主人便就安詳往生,
有智者大讚這是接引世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
蓮花世界與老人彌陀開始被大家重視,
這樣的寓意,讓世人相信人間以外還有另外的居所,
專門接引好心好念的善良居民,
大家開始相信那裡是純淨純善的地方。
有些人,
開始記錄這個世界的變化,
也就是這張蓮圖上的蓮花。
有的人,因為世間行有善功,
蓮花色澤光亮、飽滿,
久久成長一點。
有些人,因為世間行有惡見惡行,
蓮花出現枯萎、斑點,
逐漸因為惡因,蓮花凋萎不再。
負責觀察的年輕人,
開始廣為宣傳,
希望大家要善知善見,
減少紛端,
杜絕惡念、惡行,
大家都歡喜接受這樣的教育,
甚至許多人開始期待前往這樣的美好世界,
有些人形容這樣的感覺便是極樂,
願意承接,傳承這種極樂的年輕人,
探詢下才知這是佛法,
佛法的世界,極樂淨土,
年輕人紛紛追尋真理,
探究佛法,最後出家。
出家後的僧團,
非常殊勝,介紹彌陀,介紹大乘,
介紹西方,介紹真理。
從沒有過這樣的方式與教理,
在世間忽瞬間引起轟動,
大家爭相討教這樣的法益。
還有西方極樂世界,
只是後來在有心人士的抹毀之下,
世人的心又再度動搖,
但佛並不氣餒,
還是盡心地想要宣揚極樂淨土,
還是繼續用種種的方式,
想要將世人帶回西方,
免受輪迴之苦。
佛法的浩瀚,在人不死。
身體換了是到另一個更舒適的淨土,
那兒更安詳極樂,
純淨純善的環境,
了無紛擾的自在,
那樣無塵的世界,才是應當追求的地方。
在這世間,
太多塵土的染雜,讓各位迷失了本性。
從好久以前的傳說,
那位老人,養蓮的老人,
他的寶蓮池,蓮花世界,
蓮花裡養的是諸位的慧命,
剔透的純水才能滋養真正的蓮臺,
色彩的變化與光亮是心行的證明,
心中的點滴都是表現,
蓮的敏銳,
不接受任何的汙染,那會枯萎。
真真正正的修行,蓮池上自然有屬於自己的蓮花,
勤加灌溉就在自己時時的精勤修行,
像是改變自己,還有精進功課,
隨時蓮花養的飽滿,
隨時隨心回家。
家在西方,不在人間,
家只有無限的溫暖還有光明,
沒有世間灰暗的心塵。
回家吧孩子,
養蓮人正就站在前方,
指著孩子的蓮花就在那兒,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