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GOOGLE搜尋)
《佛說解義》
第三十五篇主題:戀,練
2017/12/01 AM 05:41 / 主筆:釋法璽
阿彌陀佛開示:
自古以來,男人愛女人,女人愛男人,
天經地義之事,
沒有人會說明這是種錯誤,
但是,自古以來,男人哭女人,女人哭男人,
因為感情太深重,放不下這樣的關係分離,
山盟海誓,希望白頭偕老,天長地久,
還有夫妻立下誓願,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好大的口氣,發話宣說感情的深遠,
但於一命嗚呼後,
這麼深刻的誓言卻變成了千古的糾纏,
想要斷,有時還沒有辦法達成共識,
苦苦相逼的那一方,
最後沒有辦法安然的投生到下一個去處,
便就形成魂體,緊緊跟隨相伴,
在夢裡,在夜冥,現前討歡,
只要心中還有相似的情感,
不論是對誰,這些感情放不下的魂體便有辦法勾引,
讓你上鉤,
這就是情債的追討,說了這麼多的宣言,
感情債欠下多少?
女人與男人之間的關係,多數時候是不講理的,
情業不深,不生娑婆,
能夠在這樣的娑婆世界裡也是種磨練,
感情是必定有的波動,
過去或許還不懂,
當感情來了,多數男男女女常是歡悅的接受,
殊不知花好月圓的日子並不長久,
感情的變質是再一次的痛苦,
一個沒有學佛的人,心上變動的快速是眨眼間而已,
想要有長久不變的感情似乎只有夢想之中的事,
幻象之中,才會有的美滿之結果,
再美麗的花蕊都會有凋謝的時候,
保不住的美好時刻,變了,就回不去了,
如果孩子的身邊已經有了今生的男伴,或者女伴,
沒有關係,只要彼此互相支持,
支持離開娑婆的力量,
千萬彼此要看清楚事實真相,
不是再更加重彼此之間的感情波動,
慢慢的淡化,這樣有個好處,在有一方先行離開時,
自己一人也能容易些放下,
談感情是最傻的動物,
靈性的生活是沒有感情的糾葛,
只有動物彼此的波動,電流,感情,
動物都是需要吃、喝、拉、撒、睡,
也需要繁殖延續後代的傳承,
仔細看萬種動物,都是有感情存在的,
尤其雌雄之間,對配偶的那種強力慾望,
佔有的霸氣,深纏的情念,是容易觀察到的,
人類也隸屬於動物的一種,感情與行為模式不是相同嗎?
而所有動物,包括人類,
都是靈進入不同的體內所演變而出的,
既然懂得這樣的想法,
但孩子還知不知道?
跟隨在身旁的魂體,不論男眾、女眾也同時能夠進到身中,
那麼情執,就深重了,
看了就是會喜歡,有些人天生就帶桃花,
看了就討厭,這也是種情執的傷害造成的,
為什麼好好的兩個人,彼此之間會有這麼強烈的波動呢?
這些是怎麼來的?
原來生世因果到現今還在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過去所演出的那些劇情完全深刻的還在上演,
只是再次入戲的自己不一定有辦法察覺,
多是以為自己戀愛了,
多是以為自己情傷了,
這些是從何而生?談明了也是無中生有,
過去的過去,彼此是什麼樣的關係?
戀人?夫妻?姊妹?兄弟?父子?母子?師徒?尊卑?
太多可能性的組合,但曾經談的就是這樣的情感因緣,
因為當初過份強烈的感情,所以帶動今生,
或許幾百年,幾千年過去,
還是斬不斷的情緣,
造成的只有無止盡的生死之苦,輪迴之苦,感情之苦,
放不下感情是很苦的一件事情,
因為一覺醒來,開始思維就會想起對方,
所有重心放在對方身上,
這點孩子們是否認同佛所說的意思?
或許你也正是這樣的樣子,正苦於其中,
或許有些夫妻久了,丈夫靠不住,
妻子將重心轉為對在子女身上,
這同樣也是深重的感情,還有佔有,
完全是為了別人而活,自己是死是活都不要緊,
這麼偉大的心念,卻是最傻的憨子,
付出了所有,最後卻是不領情的結果,
而自己歲命到了,還是要輪迴去了,
如果又在輪迴之中再次相遇,
那又是另一樁情感的糾結,因為放不下就是這樣的因緣,
但是彼此的角色可能完全不同了,
想要演上同樣的感情劇碼是不可能的,
過去是回不來的,但是痛苦會一直存在,
想想自己今生遇上的情緣,
不管是對上父母、親友、戀人、子女,
有哪一樁不是從頭起演?
但演到最後同樣是老掉牙的戲碼,
不必形容太多,就是一個「苦」字,
所以說,這是業,是討債、還債之間的關係,
感情講完了,就是這麼回事而已,
但是六道眾生不明白,
依舊是同樣深迷在其中,
年青學子期待愛情的到來,想要談場轟轟烈烈的感情,
根本管不上任何的勸導,或者是可能離別的結局,
拼了命的想往愛情漩渦裡頭跳,
不管生死的勇氣,就是情業帶來的衝勁,
因為感情的波動對上了,戀愛就來了,
青年過後,可能結了婚姻,
開始對家庭有夢幻的想法,
根本管不上事實的殘酷,與現實,
年輕夫妻計畫生下子女,
對於子女的那份愛的期待,
又是生世之中,從何而來的?
過去他或許是你的仇家,或者你所幫助過的人,
子女是討債與還債的因緣,
討債或還債的因緣就有太多種,
業因果報之中,任何的因素都能夠構成,
而你是否也已經放不下你的子女,
這麼深的情感,難道會是好的現象嗎?
中老年過後,
有些人真的看破了紅塵,
明白感情是不能沾的毒物,
但似乎生命也將盡了,卻是還不遲,
因為遲的還有多少人到死前的最後一念,
還是想起心中最掛礙的那份感情,
想要回頭再次看看自己的伴侶,或者再見見自己的子女,
這麼微細的一念盼求,就是生死輪迴的業種,
不可能上的了西方,已經往生的說詞便是種假象,
其實不論是世俗之中的塵情氾濫,
多少僧道之間,同樣是如此的情火中燒,
對於出家人,或者是發願修行的在家居士,
如此的情感都是一種猛烈的火,
慢燒、悶燒、烈燒,就是滿臉通紅的慘狀,
沒有辦法容的下感情在淨化之中發生,
修行不好,也是自己獨自受罪,
滿城的信眾跪拜至上的尊師,
座下的新徒禮敬師父的膝足,
但是一念的情感,不管對上的是何種事物,
修行德力便是全然的喪失,
上不了西方,還要到地獄之中受苦,
因為誤道,是罪上的加罪,
有些可惜則是一念的情感,留在了天界,
沒有人得知師父沒有到西方,
感情重,幾乎是上不了西方的,
只有等待超度的幫忙,但也要有能力的超度才能到達西土,
說了這些,感情對於任何方面上都是極重的傷害,
為了感情,許多也是不擇手段,
嫉妒、設計、陷害,
為了守護感情,個性強烈下的造業,
最後也是什麼都佔有不來,還是必須流失,
世人的愚昧應當要清醒才是,
到底感情值得多少?讓世人魂牽夢縈,
是戀,還是鏈,已經分不清楚,
但是如果可以在今時,遇上了真理的教育,
將戀,或鏈,轉變昇華為「練」,
當作是種練習,練與習這樣成為圓滿的功課,
不再加重任何的味道,
就是令時間將之沖淡,用智慧化開一切糾結,
不要再沈浸於戀愛之中,
戀與愛,就是溺亡的力量,
生生世世的牽絆,
輪迴之中,孩子可能看不清楚是怎麼樣的變化,
如果清楚明白了,根本不會想要再深陷其中,
世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真實是如此的意味,
現在佛將這些談明白,
孩子有緣看見了,要知道談這些都太傻了,
當求往生西方,對於任何一切事物都不是戀心,
完全只是練習放下,
不再求有任何世間情上的關連,
當下止住一切的妄想,
不想要再受苦,還有輪迴,
一定要聽佛的話語,
放下,就是了結塵俗的根本辦法,
用一切的慈悲轉化所有的戀愛,
不要再想要有關係,沒關係就是最好關係,
以此情戀警語世人,
當是看的破,放的下,
自在隨緣,練就清淨圓滿正覺的法身,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