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對語「思惟」
2017/08/22 AM 4:35 主筆:海澤法師
弟子:阿彌陀佛。人們常處於思惟、自私之中而不自覺,
以至召感各種苦痛。請我佛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開示:
思惟是世間人的一部分。累劫輪迴已是通病。
有思便有業。有思惟便有業力。
對應的方法為心量。有心量便無思惟。
做了便是,沒有想法,更沒有比較。
世間人的苦難為比較、上下、思惟而來的。
這也是佛法平等的重要。
真誠 清淨 平等 正覺 慈悲。涵蓋所有學佛的重點。
看破 放下 自在 隨緣 念佛。包括淨土成佛的要領。
即使病痛,非為家人照顧,卻得四眾照顧。所謂一家便如是。
心量乃是自然發自心中。沒有半點勉強。不求報償。
不求肯定。此為天性。亦為自性中自然所有。
清澈。自然。輕鬆。無負擔。
業力眾生欲打開心量,首需善緣得遇善知識。親近。學習。
與業力中的自私相拔,猶如金蟬脫殼,若未能脫殼而出,
何來蟬身、蟬樂。
學習的過程需要精進。覺性。反省。改進。相似而後相同。
自然自成。誠心。毅力。信心乃是必須。
心量無價。猶如慈悲無價。智慧無價。皆是自性中之自然。
亦是現今現實短利社會所缺。
學佛之人,淨土佛子猶如明珠。
照耀空乏人心。帶來明亮溫暖。
諸子皆當把握殊勝難逢因緣。善學善用各個長才。
各有所用發揮之處。只看我做多少。勿見他人所顯如何。
各有所缺。所學。所緣。一切皆為度眾苦。己亦為苦眾之一。
若當明而自性顯。自性眾生即能得度。不假他人自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