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解義》
第一百一十品:心量
2018/06/09 AM 10:32 主筆:釋法璽
阿彌陀佛開示:
心量應當如海難量,
無量邊遠大的心量才足以幫助超度眾生,
如果窄小的心聲,
容納的多會是自己一人獨自的孤單形影,
孩子,心量不可不大,
量要寬,要大,要無邊,
心才真正寬廣宏遠。
世間上下,
好多人是在修行,
也有好多人是在非修行,
因為心量的縮緊,
容納不進任何一位眾生之際,
超度沒有力,沒有量,
單只有外表的假象,
但實質上根本一位也無法送往西方,
就因為心量的綑綁,
放不下的心聲,
悄悄帶走了一切的真實,
從此的生命再也帶著不真,成為非也。
孩子,心中的含藏都應該捨去,
世間上下都不是可以帶走的關係,
任何的意念都是妄想,
如果想要好好修行,
帶走真實的力量,
那是放下自己,
從心打開心量,
心量的大小,那會是修行上的真,或是假。
虛假的生活,
就是明明抓緊,但外表還是不願面對自己心中的真相,
欺騙的雖然是在世間,
可於虛空法界上看得清楚明白,
何謂是真?何謂是假?
做人修行是難得的機會,能夠開發自己的能力,
孩子若能把握,將是一番大有不同的改變,
明明可以接引無量寬廣的眾靈,
那要在心真,還有放下自我的空間,
將心中的量清出,真正容納接引無量萬入。
心量,
要像海一樣深廣,
像天一樣無邊。
能夠救醒無量眾靈的生命,
孩子值得放下自己,打開心量。
一切歲月多是虛假而已,
放不開的心量,修行再高也不會成就,
正如同修行上的積分已經達到標準,
還差距一步,失敗的消息還是必須面對,
修行是高層次的靈性世界,
需要面對的是更高層的心真,
完全不能帶有半點虛偽,
因為只要一點,哪怕再怎麼微細,
所有所做的都代表有心,心量就表示還不夠足大。
心量不夠大做不了人,
將來也成不了佛,因為自私還總是想有自己,
有自己的一點點念頭,心量就不會是滿的。
還留給自己任何的鋪路,設有自己,
這樣的心聲,已經距離佛法太過遙遠。
其實脫離世間法必須真誠,
孩子念著想要出離世間,
但所有一切都還抓得很緊,
如何可以放鬆一些?
而修行又該是如何真實?
孩子,放下的力量是很好辦到的,
其實只要不再想起自己,
任何時候都是為了別人而做,服務之心,
任何時候都是真心讚賞能者,揚才之心,
任何時候都是誠心幫助利他,救世之心,
孩子是有自信找回自己,
而要將明心見性當作目標,
完全有自信總有一日可以找回,
完全清醒那際,
孩子們才會終於知道佛要孩子清醒的目的,
原來只有希望孩子能夠睜開雙眼。
佛苦口婆心等待了這麼久的日子,
但是佛還是甘願如此,即便過了這麼多歲月,
佛還是繼續不斷接引,
或者容納更多孩子的性情,
繼續無限的等待,與接引。
孩子,佛的這份力量就叫心量,
毫無畏懼,毫無計較,毫無個性,毫無自己,
毫無心聲,毫無念意,毫無動靜,毫無本思,
所有所做都是為了能再接引更多的眾靈,
而且不設有任何條件,
只要孩子願意歸來,
即便身上帶有無限的業與傷,
佛也無懼,只有再以更多的包容與慈悲對待,
接引無數,還希望有更多的無數可以前來,
這是心量,是真實的性心。
孩子,放下塵中的枷家鎖,
這鎖,綑昆綁住自己自私的心性,
也鎖去了原本可以成就的機會,
幫助他人,利益的是自己,
計較他人,損失卻是最大的愚者。
孩子生世輪迴並不值得再不真正修行,
輪迴之中的苦痛實在難以想像,
佛都希望孩子可以真實看到修行的力量。
真正的修行,那是一片的西方光明。
孩子,希望不要再念念自己的感觸,
能夠多放下一些,
自己也能夠清涼一點,
世間上下沒有唯我獨尊的妄語,
只有清淨,謙虛謙卑才是真實,
完全的學習也是為了要來服務的,
何必會有比較高低上下的魔性產生?
佛的世界沒有這些不平等的道理,
純只有善知善見,
還有盡一切的善與好,
真理的宣說,那是真正修行的本義。
孩子,修行並不是容易,
但也不是任何的困難,
困難多是自己無法真實付出自己,
而在強拉之間造成的傷害,
佛已明語說著不可,
但孩子還是拼命想要顧全自己,
世間上下所有的出家僧人,
亦或者是所有修行的孩子們,
解不開的心聲決定要解,放不下的心塵決定要放,
因為佛法已經不容許任何再次的損害,
孩子的性命也是不容許還有再次輪迴,
沒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
孩子做了,就要知道不能後悔,
選擇都是孩子自己所決定的,
佛給的因緣都是相等,
即使孩子現在選擇了不同,
佛還是會再續著等待,
只是孩子必須再從苦痛之中堅強出離。
孩子,放開自己沒有那麼困難,
也沒有吃虧,
沒有自己之時才有保障,
佛要孩子學習的能力還有太多,
但是孩子自己阻塞了所有,
再好的機會也會流失,
孩子,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佛只有希望孩子能夠清醒。
佛願所有孩子都能打開心量,
不再成為輪迴之中的一粒沙土,
真正解開世塵,投往西方。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