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首國師開示「如何解行 拜佛誦經」

 

2017/09/20 AM 04:47

 

第一次訪問賢首國師:如何解行 拜佛誦經    主筆:海澤法師

 

海澤法師:(預禮佛十拜)

賢首國師:

                       賢首已知今日接受訪問,不必多禮。在這裡空間打開,沒有祕密,諸子一定要明白這點,才能有進步。
   佛法所謂精進,是要解行並進。如果只有單方的解,只是落在文字、語言、思維的框像中,頂多看看、聽聽、想想,比一般人多加些佛學的認知罷了!真正對自身的淨化要有所幫助,必須要行!要有所行動,而這行動,如果是用在拜佛,因為明白、了解拜佛是為了收攝身心、以身禮佛、耳聞佛號、意念只有佛,才能全身柔軟、身體隨著佛號,拜出最誠心、最貼佛心、佛願的禮拜,這樣的拜佛,不但能感動眾生,更叫做懺悔業障,才能化解冤情。否則如果只是拜個形式,與佛號跟不對拍,昏沉,而沒有想要改進、突破,那只叫做:做了早課,應付便是。不但不叫做做早課,而叫做浪費時間、可惜了在佛地的因緣,只是和諸眾靈結個法緣,只另冤眾更加輕視。若真想和冤眾化解,多說無用,只有解也只是部分改善,必須付出真正的行動,才能真正解決與冤眾之間的冤結。但是如果拜佛只是跟上拍子,所謂有好好拜佛,但是念頭、心思、作法仍在原地,沒有改變,而對自身或眾生或佛法仍以為已經在做,卻未做出有利益眾生的實際行動,那也只是苟延殘喘,維持原貌,或者所做仍無法轉業,仍依業力而走,就可惜身在佛地,可以長進、找到自性的機會。

                       拜佛不分年齡。年輕一輩拜佛,不見得能明白拜佛的真義,如果能真心懺悔拜佛,便是自淨其意,不但可消業障,也就是有機會和冤眾化解,更能淨化身心,尤其是身體的妄動,浮躁、及焦慮。老一輩拜佛,因為人生經歷及苦難或接觸佛法所見所聞較長,雖然體力可能無法持久,但是應更能把握拜佛的時間,見到誠心、拜出法益,拜拜皆誠,若能不帶妄念,分別、執著便不會進入空間,即使進入空間,如果有想突破昏沉或進入空間的問題,祈求佛力加持,在此佛地,心誠則靈,必能蒙佛菩薩或祖師大德、龍天護法的幫助,而有突破的機會,就怕連想突破昏沉或進入空間這些問題的心念動力不足、毅力不夠,則即使身在佛地,處處皆有佛菩薩或祖師大德、龍天護法的看顧,大家亦愛莫能助,只能眼見諸子昏沉或進入空間。因為淨土乃自力、佛力二力法門,自助必得佛助,萬法唯心。古來至今,真正契入佛心,甚至對佛法有稍微認知之人,都知道要好好拜佛,不論在何時、何地真心誠意、清淨、無有雜念的拜佛,此一拜香,也就是拜佛所散發出來的心香,勝過任何名貴香花素果的供養。真正明眼的修行人,從對方拜佛時身心的動靜之間,便能得知此人的修為及心念。所以每一拜,都要拜出自己的真誠、清淨、莫打妄想,抓緊佛號才不會辜負每日如此早起,第一堂的早課一百零八拜的真是法益。

        再言誦經,為何每日誦經要列入日課,因為眾生容易忘記佛菩薩或祖師大德甚至身旁善知識的教導,即使有短暫的感動攝受,想要改過,也因為妄想雜念、意志力薄弱而讓改過的念頭及行動消逝得無影無蹤,或者是日後的悔恨再懺悔、再改過。不知生命在分秒間過,何時無常到,一息不再,豈可能再遇佛地,再聞真正淨土、得真正佛力加持。所以才需要日日於經文中叮嚀、交代、囑咐,更希望於專注經文之中,不令雜念、妄想起現前,而能在誦經的這短暫有限的時間內,能伏助煩惱、利根者能於這日日誦經中,心領神會,得殊勝法益,大力而斷煩腦。此亦為祖師大德們的慈悲,流傳此一方法以利益後學。當初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並無誦經一事,當時並無經文,經文乃是迦舍尊者帶領阿難尊者及五百大阿羅漢,集結經典才有日後所謂的經書,誦經亦是之後的祖師們所訂定的日課之一。也因為不同的時代背景、眾生根性而有不同的誦經方法。在以往也有所謂的唱經,以唱誦音階變化為日課,以更有效收攝身心,莫令妄想浮起,但也因此較有難度,在代代相傳及每位僧眾唱頌音韻之不同而失傳,所以現在僧眾便以最方便的口誦及配合法器的方式,作為日課方式。總而言之,不論用何種方法,皆是為了令當時的僧眾皆能蒙受法益,永續承傳。現在香光大佛寺的諸子,有大福報,得以恭誦《無量壽經》為日課之一,而且是在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看顧、佛光照耀之下而讀誦此經,切勿視以為常而疏忽各中法益及殊勝,諸子可知。眾靈們的讀經及祖師大德們的護經及恭敬心甚於諸子甚多!諸子若能日日專注於經中字句、不生雜念,不可順著自己的意思或眾生意,而昏沉或進入空間,一部經恭恭敬敬的誦下來將有不同的面相及改變,對自己的定功也有所幫助。所謂的定是不受外界干擾,能克服昏沉或眾生牽引便是一大突破,豈有不增長定力的道理。

                      今日賢首能與諸子突破時間空間,做如此的交流,實在是我佛慈悲,無盡法流流入此時,賢首深感諸子之大福,能得受如此法益,應該珍惜,盡己全力,突破自己體力、能力之限制,放掉原本自己之看法、作法,固有的思維模式,而能積極用心、用力的去做每一件事,尤其是蘇佛所交代的事,對自己將有意想不到的法益,世俗而言叫做好處,但是這樣的法益,或許不是立即眼見所看得到,或感受的到,但肯定不會吃虧的。諸子要將眼光放遠,如果在佛地,只將所受法益,設定於眼前,就太可惜了。今日賢首所言至此。 阿彌陀佛。

                                               賢首親言  

arrow
arrow

    澳洲香光大佛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