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美居士

 

2017/5/30 AM.9:50 訪問方東美居士/主筆:釋海澤

 

 

  

 

釋海澤:(禮佛十拜)禮請師公方東美居士。

 

方東美師公:東美早已在此等候。

 

釋海澤:師公阿彌陀佛。晚輩有幸可以訪問師公倍感榮幸,希望能將師公生平年譜寫下,令後學學習。蘇師姐說要把三位師公在香光大佛寺所說的年譜寄到各地淨宗。

 

方東美師公:蘇佛客氣了!東美愧為一代儒者,五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當時名為香光室,而轉型成如今的香光大佛寺,之間經歷了許多酸甜苦辣,與淨宗、淨空都有關聯,不論如何都已過去,只是若無當時的香光室就沒現在的訪問東美之事,當時乃是我佛慈悲,畢竟東美也已皈依佛門,也是佛弟子,雖然病苦而亡,入了鬼道,在鬼道也是在教書,只是大家反應沒有像在人間又快又靈敏,只是一天又一天,鬼道日子了無生氣,東美在那裡也有書籍相伴。

有日忽見佛光,心中一震,佛光光亮和煦,帶著東美有如一眨眼功夫,便到此地,之後之事於香光室、與蘇居士的對話,及至西方的過程乃由蘇居士及當時許多位居士的佛號聲中,東美也一起念佛號,大家大聲念佛,東美即時由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有興趣者可再續問蘇居士,五年已過,蘇居士耕耘佛堂,有今日之成就,非平白而得。現在的香光大佛寺有阿彌陀佛正住,這也是淨空想像不到的。好吧!我且從母親說起。

 

釋海澤:是的,師公請說。

 

方東美師公:東美自小家庭富裕,家教甚嚴,家中常有達官貴人請訪,當時東美尚未出生,聽母親說,來者多找祖父,每每一人前來,一坐一談便是半天。談說內容,多是請益遇到的困難如何可以解決?所以家裡當時在地方上有名望,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偶會有與祖父相反意見的地方名人干擾,祖父亦不為所動,此所以祖父受人敬仰之原因,為峒峸派之後代。父母在祖父母殷勤盼望下生得一子,即為東美。從小東美在祖父、父親深厚的儒學素養基礎下,小小年紀便已會背誦弟子規、十善業道經,這些淨空後來所弘傳的法寶。另外四書五經是每一位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必學的典籍,老子、道家、儒家等著作,東美當然也是在私塾老師的教導下朗朗上口,中國國學基礎這些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的科舉考試與民國建立後,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的教育制度,其實並不相衝突只是在教育轉型的過程中,人們為了適應各自不同的教育系統要求,而在學習方向上有所取捨。

當時清末民初之時,大量的外來文化進入中國對傳統教育造成莫大的衝擊,當時人民必須要靠自力求得溫飽,有的三餐難繼,有的二天飯菜量濃縮為一餐,又事上,人們無從揀擇,當時據東美所知,許多家庭為了延續教育的本質性,在戰亂之下,大量的典籍被迫放在祖厝,被移動、毀損、燒毀,但也同時成就了,戰爭之下白語文學的興起,人們對文言文似乎失去耐心去品味吟咏的音學及深沈的探索。文章的內容及深度、廣度都不及以往私塾教育下的內涵。

人們似乎可以大聲疾呼的說,那些是老舊、古板的思想,不符合現代潮流會被淘汰,殊不知若無深厚的根基,結不出甜美的果實,許多表面華麗、雕浮的文章,其實咀嚼無味,原因在於筆者沒有受過儒學的薰陶,自然表達不出深刻動人的文采。這些是東美之後為人師表,在年輕學子上看到的現象。其實在我們於下一代之間就存在許多的不同,包括思想,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自私程度,即失去互助互諒的心量涵養。當時民國成立,國內戰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東美與家人所居之處,經過幾次遷移,而後國民政府來台灣,這一連串的變化,是當時人們每日的生活情景,母親身體比較弱,在這一連串的遷移當中,震動波動之餘,更難以抵擋病魔侵襲,真的!從每個人身上學習到牽掛的苦,母親只好暫時留在大陸,父親留下來照顧母親。

東美自幼在家即成長的過程,學習快,舉一反三,能將之前所學融會貫通,諸子百家學說,父親亦讓東美有所接觸,但非雜學,乃因此為中國歷史、文學史上暫有一席之地,須涉獵,但非深入研究,因當時社會受國外文化衝繫,中美之間存在著既友好又互相牽制的關係,此乃五千年文化古國之中國未有之現象。中國一向以泱泱大國自居,若非深受衝擊,豈會接受外來之文化。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及演變能有如此的力量影響中國,這是東美有興趣及探討的。故東美於國內一連串的考試、升學制度體系下,大學後,經過長輩多方協助,如願進入美國研讀,語言即於國內就學期間就用了不少時間下功夫,當時能說外語,即是所謂知識份子才學得起的。

東美無意因自己之所學造成一些隔閡,但卻有意希望能多學,融會國內外文化思想,而令中國之哲學、文學素養更加延綿流長。所以在美就學期間主攻哲學全力以赴,亦常因為投入探索學習,而常廢寢忘食。異地生活除了自立以外,尚有同一時間,同時到美國求學的中國人民,大家組合成一團體,大家有共同想法、作法,既然現是在異鄉,就應以此為重,早日學成歸國,貢獻所學。有幾位同學能出國就學乃是與家人分別,家中借錢助學,所以特別認真,東美雖無經濟之慮,但也是遠赴他鄉,大家都有同舟共濟之精神力量,所以表現自然突出於當地同學,於是東美先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回國之後,自然在工作職務上受重用,因能於國外深造返國之人士,在學時是備受囑目,所謂喝過洋墨水之人,看過國外世界,所帶回來之所學、所講建議之事項,雖然算是突起,但是還是會被採納。突破傳統思想模式,是須要勇氣的。但是東美從小即受儒家典籍之薰染,已深入識念當中,故對於新的意見及看法,總會以中國傳統為中心,而於外加以推展加入新的文化、思考,帶動整個堅固執著的封建體系,加入新的泉源。不過當然原本保守社會下的語言文字都有他們毅力不搖的價值在,這也是傳統精神展現的方法之一,有些是無法動搖的,比方祭祖、重要節慶、年節團聚。而且海外學子,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結,東美深刻體會到。

 

       回國後,見到國內教育體系欲求改變,但又困於當時內地動盪,時常的大小戰事,人心不安、波動、政府內外交戰,戰時國家經費對於學校的支援補助不足,學校常常是薪資未來得及發放,即使是鐵飯碗亦須省吃儉用,家用品、米糧、學生學用品不足時,或學費無法繳出,老師也常常自掏腰包,幫助願意就學之學子繳學費,甚至有的還會帶上二個便當盒都是給學生吃,自己則啃乾饅頭過一餐等等。在學時大環境之下,大家各有所需又能省則省,真的可用手牽手、心連心才能度過段日子。

    
而大學體系下,在此年代成長的年輕人,充滿著對政府、對教育求新求變的期盼,以能改變當時局勢的束縛,加上年輕血氣方剛,很多時候希望有所發揮,所以為人師者此時負有調解學子與政府的衝突,時局已是複雜,求學環境已不像以往單純,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循序漸進的速度,好像來不及用在這時代,但這又是至理名言,事實與理論之中會流傳到現在,一定存在著某種重要性!是的!在這句話中,如果把自己放掉,完全只有眾生,只有受苦者,只有對方沒有自己,便是完整的君子之治,中國古往今來,多少能者因此而起,不是空口白話。於是東美以此提醒學生,由本份做起,不可以好高騖遠,可以心懷遠志,但不可以莾莾行事,易被有心挑撥者利用。故每每於大學中教師會議裡,校長、教師只以輔導協助角色去幫助學生,認清當時局勢如何才是助己助眾、利己利眾最好的示現。

因為東美在大學時亦曾當過學生社團自治會代表,畢業後雖暫離國內,至國外求學,但回國後,再接觸學生,從他們身上看到當初東美和許多有志一同的同學,為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而做的許多事、而說的許多話,東美都能感同身受,從他們身上看到滿腔熱血與衝勁,如同當初的自己,也因為經過一些挫折及歷練,東美才能對症下藥的面對學生一連串的疑問、挑戰,給予合宜、緩合能接受的建議。學生的憤怒須要有出口,所以在學校的保護下給宣洩的管道,而不要互相傷害。學生的無奈,須要有支持與鼓勵,得見人心正面的未來而能繼續向學求得真理,而不是不斷下降沈淪,最後沮喪放棄,而無力面對生活的變化及壓力。

 

     因為東美能了解學生的心念及矛盾,而且能感同身受的帶他們脫離苦境,所以深受學生愛戴。課堂上常有學生們熱烈討論現實話題的場面,即使剛剛討論的面紅耳斥,但會後不能心有不滿,要互相包容、尊重對方的看法、想法,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要能成就大事,必須要從日常這些事上去涵養心量才是。於是只要上過東美課程的學生,都知道:堂上可直言。下堂一鞠躬。你我同友好。珍惜此緣中。


之後東美已值婚娶之齡,在親人好友介紹之中識得一女子,溫柔婉約之中,不乏女中豪傑之氣概,深深吸引東美的眼光,大時代的背景成就我倆不同於傳統的習俗婚嫁,身著白紗的夫人更顯明耀動人,於是在親友的祝福下共成連理,東美已不再是一人,身邊隨時可見二人同行。此身影也隨著孩子們的出生,忙碌於學校及家庭之中,而漸難得見,隨之而來的是手上抱著的、手中牽著的小小身影,這似乎是人生中必經的一幕,東美也經歷過,而妻子放下身段,投入家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中,相夫教子,成為東美的賢內助,當時有一句話〝可以依靠的肩膀,勝過家財萬貫〞我們夫妻倆便在此種大環境下,攜手同行,面對人生每一個旅程。

    
東美一直在學校服務,與學生
教師同行,有問題則靜觀而行,沒事則天下太平,偏偏動靜之間常須拿捏於分寸之間,生命呼吸間,一息尚存事好談,一息不在萬事休。對於生命的無情且多變,除了令人措手不及以外,也常常會心一笑。學生之中有一支服務前隊,對於同學之間的各種變化及不同有一定的敏銳度,而先發現警告,否則等事實發生再收拾殘尾,實在可惜,其中少不了一位同學叫敏芳,似乎有著特異體質,令他自己也吃了不少苦,不想看的也看的到,不想聽的也聽得到。有一回他告訴東美,不久之後似乎會有一件事,好幾位同學請假後就不再出現,東美心一驚,到底什麼事情?而後果然,幾位男同學,為了畢業前給自己一個禮物,所以約好要去騎鐵馬遊省一周,之中因為有碰到休假,所以同學再請個幾天假便可以成行,他們興高采烈的討論著行程,我也感染到年輕人的活力,到了第五天傳來他們經過鐵軌時有一位同學,不小心鐵馬卡鏈,剛好迎面有一列火車要經過,他怎麼搬鐵馬就是有零件卡在鐵軌上,原本要棄車而逃,又怕鐵馬擋著火車經過會翻車,所以還是不放棄的要搬開鐵馬,結果悲劇發生了,同學與鐵馬同時被壓在火車底下喪命。還好火車及時煞車,還好未釀成大災難,可是也奪走了一條年輕寶貴的生命。這個同學還是班上優秀同學,本來是會以班上大學四年總成績第二名畢業的,這一件事傳出,令全校師生悲傷不已,當然最痛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生命的無常總是突然間發生,他們是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如今只留下母親一人獨自面對生活。所以每每在過年過節之時,這幾個同學會一同拜訪這位母親,更有其中一位,是和這位同學最好的一位,畢業後搬家到這位母親家附近,就近照顧,就如同照顧自己的母親一般。這是東美教學生涯中最痛的一件事。

當然喜怒哀樂的人性構成一副彩畫,也有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學生的成長得到肯定。研究所同學的一篇報告,圖文並茂,井然有序,序中有理,不只得到省會最優碩士論文報告,也拿到全國碩士最佳論文獎,在全國百篇論文中脫穎而出。這個殊榮讓他留在學校,代表校方參加全世界哲學論壇,並於會中以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深獲好評,以二十五
六歲之齡能夠有此能力及際遇實屬不易,一來因自身努力,二來東美相信,哲學理論當中,往往有些現象及結果不是以人的思考模式可以達到的,這一些往往是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細膩中帶著敏銳的觀察,以表現出獨當一面,深具特色,領導群族的領袖特質。

     這位同學之後被學校公費送至國外進修,再回國內教學,發揮己長,也算是回報母校培育之恩。

    
東美對於執教有著一股趨策的力量,在大時代戰事頻仍之中,能夠盡一己之力於教學崗位上,也算是盡忠職守,之後在一次同學的應遨之中到台灣來講課,還記當時題目是台灣與大陸二地哲學觀。當時對台灣的變化,種種人文思想,民間體系做了一系列報告及觀察,也因為這篇報告,引起囑目,而後定居台灣,國民政府也移至台灣,東美與妻子子女於是就是這片土地生根,開始東美另一段生命之旅。

    
當時的台灣大學是所有學子心中的高等學府,第一志願,能夠進入台灣大學的學子,都是經過考場千錘百鍊,萬中一
二之菁英,自然於學習之中帶了些傲氣,所以教授之老師若無可令學子學習敬仰之處,往往課堂唏噓,了無生氣。而東美幸而有之前二十載教學經驗,所以以新進之教授博得學生之認同,畢竟有著一路走來,許多生動真實的國內國外例子, 打動了每次來上課同學的心,生硬的書本,制式的文字排列中,卻可以聽到生動的故事組合,加上隨機隨時應著當時校園或時事的討論,令學生自願的等待著每一堂課的到來,這也是東美感到最大的欣慰,及繼續教學的動力。

    
台大的校園,日式建築中帶有中國典雅尋幽訪古的風味,尤其是落日彩霞及餘暉常令東美目不暇己,沈浸其中,大自然的風貌,了無遮障的呈現在這片土地上,人傑地靈孕育了多少國家中堅砥礪的份子。不論在哪個國家,甚至於之前各個朝代,都是有著這樣的學府或僧寺,來培養塑造帶動國家前進的動力。這也是在這之中任教的師者肩負的責任及使命,就是因為如此的師傳子承,使得這歷史潮流及各種法脈、得以承傳延續。

       
台灣大學的學子,不論任何科系,都帶有一種獨特的自信及堅持。除了在其進入校門的這一連串考試及檢測當中,所得到的學歷報償以外,更重要的在這些進入校門前後的成長過程當中,所培養出來的對於種種考驗、難關、測試,以面對及積極的態度去行動、不逃避,而對於結果如何,則隨緣受之。真正有智慧的學子,當凡事盡其在我,可轉所現任一,結果隨緣接受,如此便可敞揚於哲學的學脈之中。

東美任教於台大約二十五年,也改退休了,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看盡多少的學生,各個於在學期間,雖學習表現,各有差異,但若能給予時間,善調則各有所發揮及改善的空間,而同學之間的互相比較、嫉妒、看不順眼、是很大的殺傷力,若能經過引導,調解自我發現則能避免許多情緒問題及糾紛,東美退休前最感欣慰的事,得一學生上淨下空,且於之後努力精進學有所成,弘揚淨土不遺餘力,而之後至今,許多東美與淨空之間的事情,能於淨空講經課中已提。東美曾說過「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經過之後的病苦、死苦、鬼道苦而至現在,由蘇居士救度至西方極樂世界。原來如此才是究竟解脫。因此東美有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學佛最終的目的。」

東美於晚年飽受病苦之痛,癌症對許多人而言,和絕症畫上等號,往返於醫院住家之間,醫療受於身皆是苦,若非親身體驗者,難以感同身受。東美於五十六歲左右,每每飯後胃不舒服,有一次疼痛難耐,服了些藥並未改善,就醫後稍好。再有一次晚上睡夢中,夢到一高大男子強灌藥物到東美口中、而後驚醒,之後就須常常隔一段日子需往返醫院。在六十八歲左右病情有了惡化,全身無力、冒冷汗、腹部劇痛,應是所謂的過去世冤親債主在旁干擾或索討吧!心知是因果業報,但是東美一生的付出,問心無愧。直至過世前接受過許多治療或許緩和或許加劇,總是身體與心靈備受煎熬,但是於外卻顯現鎮靜、坦然、接受事情,也接受皈依。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香光大佛寺 方東美居士
    全站熱搜

    澳洲香光大佛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