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2017/4/27 PM.5:26 訪問 / 主筆:釋海量

 

海量:弟子海量禮佛十拜恭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阿彌陀佛,弟子海量懇請大師接受弟子訪問,請教大師如何修行,請大師教導及開示。

蓮池大師:

  白浪滔滔兩茫茫  娑婆世界亦復然

  若問客從何處來  六道輪迴辛苦忙

  只見白髮病因苦  命終再續輪流轉

  念念自家身心苦  未覺因念心生起

  念佛淨除三業罪  即生蓮花國裡人

海量:感恩大師開示。阿彌陀佛。

蓮池大師:阿彌陀佛。香光大佛寺果然不同,訪談者若無法保持純淨無染的心性,未必能收到訊息。也只有真正做佛事有佛正住的香光大佛寺,蘇佛打開空間,創造這樣的因緣,讓諸子進行訪談。吾亦感到榮幸及不可思議,也感恩為蓮池立歷代祖靈累劫父母牌位。蓮池就從出生因緣說起。

    吾出生於杭州,打從蓮池要出生是一個多麼被期待的生命!當時母親常到寺廟燒香求子,尤其母親總是跪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懇求賜給他一子。時間過得很快,半年過去,一年過去,已經等了三年,無任何喜訊;但母親依然常常到菩薩面前真心誠意地乞求。根據母親敘述,最後一次參拜,母親大人就是站立於觀音像前好久,發了一個大願:觀世音菩薩,我若有幸產下一子,將取名為袾宏,將來皈依佛門。

    當下母親感受一道柔和溫暖的佛光注照著母親。據母親的描述,當他發願時,就已經知道此願望將達成,心中盤算著將來所求之子長大,傳宗接代後令其出家修行,為佛門做事。這是母親的承諾,但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這也是母親過世前親口把所發的願告訴蓮池。母親原本想法只要有傳宗接代的人,就可以讓我安心走修行的路;卻因為母親私心捨不得,對蓮池之疼愛而遲遲未能說出此願。

    母親最常提起的是蓮池出生時所現的瑞相。說我過去生中有修行,否則不會有此聰明智慧。更令人不解的是母親臨盆之時產婆一到家中,母親並無任何痛苦,很順利將蓮池接生。當時滿間屋子充滿淡淡花香,而父親大人正在廳堂等待喜訊。當父親將我抱在懷裡即問產婆,「對我兒作了什麼?把我兒子全身弄得這麼香!」產婆頻頻解釋,「不知道,這是特別的事。這孩子一出生就有這淡淡的清香,夫人的房間現在仍有此香味未散去。」產婆說,「一般剛出生的娃兒身上都不會有特別的味道,只會有一點點油垢味道。」產婆一邊解釋那味道就是胎盤油垢,為保護娃兒,一邊收起紅包,直誇獎蓮池是個特別不一樣的孩子。說得令父親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當時家境富裕,蓮池的出生,從小到大父母親就認為我是一位特別的孩子,一切的學習、所給予的,大多替我安排得很好,總是令我非常滿足。而自幼吾少語,有時一天說不到幾句話,少語這事當時也不覺得有何不妥,因小小年紀看到家中長工及婢女互動曾因言語口氣而爭吵,這就是我摸不著頭緒為什麼要多話語。所以自然就是不太喜歡與人交談,而且少語能真正與內心的自己好好相處。我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看書讀經,認為說話很麻煩。父親很了解我,為我準備的有關儒學的書很多,我沉澱於文章之中的意境。最感恩的就是童年陪我最多的母親及這些儒學的典籍,以及我最喜歡的經本《阿彌陀經》,這本《阿彌陀經》來自……母親大人說一位師父要他轉交給我。拿到此本經書之時並沒有特別想去看它或讀它,但腦海總是浮出母親說的,「這是一位師父要轉交給你的」。雖未與此位師父見過面,但腦海自然浮現師父慈悲清淨的相貌,所以開始翻閱。此經本看得出保存的很用心,雖然封面有些許老舊,左下方有二個字「承一」。

    此經文當中描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景象,以及蓮花池中五彩繽紛顏色的蓮花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最重要的是在經文常提及阿彌陀佛所創造的極樂世界皆是上善之人所居住。最有興趣就是讀經,跟夫子學習儒學的文章。年紀漸漸長大,閱覽群書,除了儒學四書五經之外,尤其去寺廟請回家的經書,總是愈看愈有味道。因每次翻閱時能有所了解,總有不同悟處。因常請教夫子佛經的字義,曾被家中的夫子問吾,「真能看懂這些經文嗎」?夫子有時問我經中的文意,吾總可侃侃而談,而且滔滔不絕,當時吾才十二歲左右。夫子當著父母親大人面前誇獎我天資聰穎,對文學有如此過人智慧,蓮池心中暗自歡喜。

    真的在看經文的同時,吾內心非常地平靜,這一種內在的祥和,養成蓮池每日讀誦經典,而在佛經內容尤其對《阿彌陀經》很有熟悉感。經文當中所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是那麼莊嚴,每回看完《阿彌陀經》總是浮現經文當中的景象,金沙鋪地,有時於夜晚夢境當中出現金色金光的極樂世界。

    當時我年紀小,眼睛所見皆當成夢境一場,但對於周遭人事物的觀察極其敏銳,可以說好像已經知道大人的心中在想著什麼。所以很有覺性,少說話,一言一行皆是笑笑看待,不須要爭執。現在反觀當時的環境所培養的個性,事實上確實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較有覺性,也較能夠專注在當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已經有多少個念頭在組合參雜其中。

    蓮池參訪、了解一般寺廟道場打佛七或禪七規定禁語。因為將大眾集合在一起用功,主要目的是精進用功,當然必須要有共同的規範,創造出能令大眾放心辦道的環境。禁語又有方便收攝自己六根的好處,而共同遵守,並尊重每一位有心精進修行的人,大多數人會樂於遵守。

    為了感恩父母親對我的照顧,蓮池於當年年紀輕,大約將近十七、八歲時,想知道自己的學習程度,參加考試,結果中了榜首秀才,轟動整個杭州城。年紀輕就能考上榜首,不愧出世世家,親朋好友皆前來祝賀。我亦把握因緣介紹《阿彌陀經》所讀的經文。相信讀經對我助益最多,增進自己冷靜地面對一切所處的人事環境功夫。所以對於讀經就更加有興趣,但心中仍有所罣礙,對於經典的了解愈深入,愈有想出家之心,即出離心。

    讀誦經文原本就只是專注於眼所見的經文,不假思索,清楚明白,正也是培養定功的機會。最主要是要常常讀誦,最好是同一部經,隨文入觀,真正静下心來讀經,經文當中自然會浮現個中的意思,所謂讀書千遍,其意自現。其實讀經的同時是修禪定,六根,心到、眼到、手到、口到,連最不安份的意念也要集中,所以才說是修禪定的最好的機會。

    父母親大人在我考取秀才之後,要我遵照父母親之安排,與從小指腹為婚的妻子完成終生大事。當時兩家門當戶對的結合,帶給雙方老人家非常滿意。在妻子張氏生下一子後,全家人都過著幸福日子。我當時就問自己:難道我只能這樣過完一生嗎?答案是否定。我默默自問自己,我是這樣來此一生嗎?在全家和樂融融之時,並常有另外的音聲問我,這是你要的嗎?

    最打擊我及深刻體驗的是唯一的兒子生了一場病,就這樣喪命,帶給全家如同瀰漫烏雲一樣的悲傷。接連下來,妻子因悲傷過度,終日不食,全身無力,以淚洗臉,也相繼離開人間。夜深人靜時,吾輾轉難眠,這是我要過的生活嗎?為了減輕父親、母親的悲傷,勉強答應再娶湯氏為妻。當時答應是讓二位老人家懷抱希望,其實心中已經清楚:人生無常,生命難道只是生老病死當中而無法作主嗎?生死事大?

    家人之間相處,互相牽絆、擔憂,或只是喜怒哀樂嗎?一者家人不在人世間時的情感如此難割捨,不停地思索,問自己,有時仰望著天上,有時看完經本似乎更明白並非如此。幸好與再續的妻子湯氏達成共識,兩人只是形式上的夫妻。我把將來想走出家修行的路告訴湯氏,湯氏表示未來也要出家為尼。在我二十七歲時父親大人死亡,大約三十一歲母親大人死亡。而家中雙親相繼離去,悲痛仍然繼續發生,讓我心中痛苦不已。所有親人只剩下我一人在人世間,愈想愈感到悲傷。又有聲音問我:難道要這樣過下去嗎?如此當頭棒喝,如今只剩下我一人,更可以去完成期待已久的出家修行。

   真正想要做的事,在前一晚道別妻子湯氏,因為當時娶進此房親事,早已事先對妻子表明心意:我將來要走修行之路,深怕耽誤他的幸福,誤了終身,故請他原諒。妻子也表明他將來也要出家為尼。所以當母親大人離開人間,吾收拾簡單的衣物及行囊,背著母親的神主牌位尋找恩師。剃度出家之後,一年之後便告別師父,把心中想法向師父稟報,在盡孝戴孝未滿三年,想帶著母親神主牌位朝拜各大名山。於所到之處掛單,吾帶著母親的神主牌位,常有人指指點點,納悶出家眾背著神主牌位,為何如此做為。當時吾解釋母親離開人間未滿三年,吾正在盡孝,尚未滿三年。吾自然也不再忌諱他人指指點點。

   一路走來,行腳參訪,蓮池決定行腳參訪的原因是斷疑。蓮池心中有疑惑,在夜深人靜之時常浮出對於失去親人之悲痛,這將是障礙蓮池的清淨,故希望參訪的同時能遇到高人指點。朝拜四大名山,五台山、峨嵋山……沿路拜訪,若有高僧講經說法亦前往聽經。其中最深刻的是有一位禪師問一位僧人,「念佛是誰?」請這一位僧人自己去參。另有一位得道高僧,大眾恭敬圍觀等待開示,見此高僧不急不緩說出一句「出家修行不要被名聞利養給害了,遠離一切的名聞利養」。當蓮池聽到此言,彷彿對蓮池開示,蓮池知道所做佛事,皆是出家人分內之事,而無需任何的回報,也要知道所做的佛事都是利益一切眾生。

    如此常常提醒自己並遠離世俗的是非人我,才能常保清淨心修行,常保持自己清淨淨化,自己才能更有能力幫助眾生,日後對於生死大事能自在往生。而平時的修行定課除外,主要都是這顆心,容易受影響的這些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故淨化很重要,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很重要,也是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能作得了主,能有覺照的能力,才能止住我們的妄想無明所帶來的煩惱。

    而世俗之人我執是通病,執著色身,執著貪欲、感受,尤其執著這世色身的感受,還有有個非常自私的我。為何稱之自私的我?此生這個我所受的,執著我名,所以將自己原本清淨之心障礙,反過來一大堆煩惱波濤洶湧而來。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皆要小心謹慎。

    每一位修行者皆要了解此生最大障礙:你無法真正找到自己。那個自己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另一障礙是未能找到宇宙之間真理。要能了解真正自己為何處於傷痛之時的我,以及處於愉悅之時那個我,有何不同。當蓮池想到每一位我摯親死亡的同時悲痛,當妻子產下一子可愛的笑容,差距是什麼?這也就是所謂一切跟隨著心的波動,心的意識在轉換跟著動轉,喜怒哀樂也皆是幻相,也就是《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又如電,應做如是觀。當知一切皆虛幻,道理清楚明白之後就能透徹,讓人能解脫生死輪迴,就是當下這一念,也就是關鍵在臨命終時這一念。

    當下心境及心念轉換很重要,這也是內在禪定功夫如何。悲在何處,喜又在何方?悲歡離合又到哪兒去?原來都是這顆心,修行主要就是修心,起心動念也能清楚明白,如同水面上風吹掀起漣漪,沉於底下的塵沙如如不動,這就是處於清淨,沒有混雜的念頭。一一清楚明白,一切皆虛幻,何來苦痛煩惱?也才能明白生死事大,《阿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如此淨土法門,願生真信念佛必有往生之分。往往世人就是認為難信之法,蓮池感恩我佛慈悲,出家之前所經歷人生無常,才能了解世俗未接觸佛法之人他們心中那一分莫名不安及恐懼,如同此生不論地位,財富,再好的物質享受,當一口氣不來,一切皆是隨之而去,空無一物。

    每到一個寺廟掛單,總是在清晨聽到鐘鼓的音聲,呼喚著叫醒我該醒覺了。吾在佛法修行的過程中,從未想過要成為祖師或者是一般所謂的高僧大德;但是從小到大,似乎比一般同年紀的孩童,看法想法稍有不同,不愛說話,喜歡看書。長大對於經典內容所含藏的慈悲智慧,如同尋獲到寶庫一樣。涉獵愈多愈知道佛法的可貴。每到寺廟自己就會索取經書,回家用功,最終一心只想讓更多人知道佛法的好,念佛往生的重要。

    蓮池一生是平凡之人,但所遇到的卻非平凡之事。從小被呵護長大,學習許多道學及儒家之學,一直到遇到佛法,與指腹為婚的妻子拜堂,生子、喪子、妻亡,雙親相繼離開人世間,獨剩吾一人在世,我能做什麼?若沒有從悲痛中醒過來,是無法繼續走下去。不敢回想過去,不敢想像未來,因為只能當下現前這一刻,否則喪失親人之痛馬上如排山倒海淹沒自己。要不是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很容易被過去種種的記憶及環境牽引著;這也就說所謂正報與依報相互牽絆著。真正知道人生並非生老病死或者只是五欲六塵的享受,而是在這生擁有人身能覺悟多少,能幫助眾生多少,這也是生命本質。為何有些人面臨痛苦更能堅定自己的意志,有些人卻只是怨天尤人。現今末法時期是如此,過去不管正法或像法卻也是如此。其實真正主宰是自己這一念心的造作。

    為什麼要修行?大多數人都想遠離痛苦,看有什麼方法能離苦得樂,卻仍然把假當真,把跟隨自己已久的習氣緊抓著不放,卻又要期待有不同的結果。而修行就是在修正改變自己的妄想、錯誤的知見及行為,改變自己的習氣、看法、想法。每一位想修行的人或者正在修行道路上的人,都認為自己已經在改,為何沒有特別顯現的不同?先從習氣被養成的同時,接踵而來的是對於外在環境人事物以自己的喜好標準衡量,所以自認為有改,事實並未改變,乃是依著自己所設立的標準。個性、習氣的養成有多生多劫以來出生的家庭環境,父母親管教及價值觀造就而成,又有待人處世所遭遇的對待而改變習慣的反應。修行最終目標是知道輪迴的恐怖,在臨命終時能作得了主宰,念佛往生。因為蓮池真的經驗到人生的無常,知道人真的很苦,生老病死苦,所謂的八苦:苦苦、壞苦、行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恚苦等以及生命的脆弱。又見到長者、老人家被病痛的折磨是旁人或者親人未能代替的,唯有自己此生作得了主宰,不被生老病死打敗,不受七情五欲誘惑,而是主宰著自己的這一顆心有解脫之道,更進一步是度眾之心。這樣正確的知見,才能有所成就,這說明為什麼念佛之人有那麼多,而真正往生少之又少。

    當蓮池離開故鄉,決定拜訪名山,並能履行母親所發的誓願,一心想出家好好修行,以至誠虔誠的心,三跪九拜。

    了解西方極樂世界,知道人生的苦不單只是八苦,而是輪迴的苦,以及作不了主的痛。人生無常,七情五欲都是牽絆。知道與我們有緣的眾生皆與我們相同,因無知而一直在輪轉受苦。有慈悲悲愍眾生之苦之心,自然而然有一股莫大的力量趨使著我們努力精進而不懈;這也就是所謂發了願心,而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願力一發督促修行者認清人生百態,明白此生一切所感所遭遇都是在讓我們清醒,讓我們知苦,知道是虛幻,而發菩提心廣度一切無邊苦難眾生。又有大福報學習大乘佛法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怎麼念,才叫念佛,才能幫得了自己及眾生?念佛法門為二力法門,自力、他力。在發心的基礎上,知見正確,接下來就是行的方面,若能為他利而非只是自利為考量,此念佛更有其慈悲之力。以念佛感應最為人知的是有一村村民,因為乾旱,所有作物無法生長而已有缺糧危機。又有善心人士祈求蓮池協助,以佛法來禮請蒼天雨神下一場,去除乾旱的危機。

    當時蓮池已知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與因果業報有關,但又是一個很好的表法機緣,隨順因緣,最好的、最簡易的就是念佛,手持著木魚好好地念佛。其實在念佛之前與當時的地神溝通,亦與雨神溝通,讓雨神下起雨來,當蓮池念起南無阿彌陀佛的同時,所到之處雨神隨之灑下甘霖。在場每一位參與者都目瞪口呆,這是哪一位大師能有這了不得的功夫!只要念佛聲音到哪兒,那一處便下起雨來,我佛慈悲,蒙佛慈悲,百姓的福報,乾旱解除了。祈雨的儀式結束之後,當時蓮池接受村長及村民的邀請,為這些村民開示,蓮池就把握因緣說出這一塊土地地神的心聲以及百姓與此乾旱的因果關係,也讓所有每一位明白所有宇宙真正的道理在於尊重。

    蓮池將地神及雨神要轉達的一一說出。原來村長與村民過去生中與地神有過節,當時將整個大地焚燒而且在焚燒之前地神曾於夢中託夢給村長,地神說在我這塊土地裡,目前請不要傷害他們,有蜎飛蠕動,更有一窩剛出生小老鼠,請給他們時間,我來負責宣傳,最好一個月再來處理。但這村長就是固執己見,硬是把這塊土地用草堆遍滿這塊充滿生靈的土地,一把火把點燃,一瞬間每一處地草堆跟著燃燒起來,我這地神當然被燒得顏面盡黑以外,最讓我難過的是那一窩老鼠,剛出生二天的地鼠娃娃全數被燒得精光。原本最後一口氣,老鼠娘還試著挖洞,在我身上挖啊,還是來不及,全部燒得精黑,無法逃跑;而因緣聚合,此土地神知遇仇人,又在此處聚會,當然瞬間起了報復心。

    這土地神就是當年老鼠娘,即使天令下昭不得如此損害蒼生;但土地神將其所遭遇之事稟告玉皇大帝,並許下承諾,只是懲誡不會傷害任何生靈。所以當再一次冤家碰頭,格外眼紅。當村長懇求並非求雨,而是當時所知道的是冤親不想讓這塊土地的百姓有好的日子過。蓮池手拿木魚一邊敲一邊念佛,我佛慈悲,化解之間過往仇恨,凡是因果業報,能消除恨意,自然善念起,念佛化解,因過去巫師施法所造成的控制,所以轟動一時求雨儀式就這樣不可思議。

海量:感恩大師。

蓮池大師:念佛真有功夫,念佛念得好,身心清涼自在,又能幫助他人得以清淨無染,而最重要是將六字佛號清清楚楚介紹給每一位想要求生淨土的念佛人。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法門當中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其中以持名念佛最為簡易,只要每一個字都能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妄念。蓮池記得在第一次念佛,我一口氣念了十聲佛號,這也是初次嘗試念佛、沒念佛差距有何不同,當念佛之時全身自然放鬆,意念在六字名號上,不夾雜,口出耳入,一直循環著,最主要是心念及心量,帶著利他的慈悲心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時全身是平靜而且專注,不容易累,好比被加持,頭腦清明。

    大約學習持名念佛約半載,耳邊就常常環繞念佛聲,念佛真是伏住煩惱的最佳良藥。蓮池在修行道路上也是許多障礙及考驗,在煩惱生起時大多是念佛伏住,將心中或者是記憶當中引發善念或轉移注意力。我佛慈悲,就是這六字聖號,南無阿彌陀佛,淨化了吾之思惟,讓吾頓時覺醒,而讓當時處境的無明、虛妄瞬間煙消雲散。

    在出家為僧過程當中所遭遇的事,並不是一般人所體悟的,那椎心之痛、喪子之痛,接二連三親人一一離開人世間,姑且不談出世間法,或者世間法其實皆有強烈感傷,現在回過頭來看輕鬆,其實經歷過程當中百般的煎熬,尤其在夜深人靜之時更強烈,不知不覺流下眼淚,最難伏住的無明,浮現出妻子牽著愛子可愛的臉龐對我笑……摯親父母親對我招手,種種的畫面,正觸動著我的心,有時伸手想抓,不見了,才知一切皆是虛妄,虛妄相,這也是一般修行不得而知的進入空間。

    幸好趕緊念佛,總算抽離,而這樣的情形一次一次減少,雖然所浮現的境界畫面不同,但已經無法讓我生起悲傷或者其他情緒。有時匆匆地來,但蓮池已經知道不再上當,妄念又起了,面對妄念,覺性提起,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又靜下來,妄相畫面消失。

    這樣的情形愈來愈少,妄想念頭也愈少,因佛號就在耳邊。出家之後看到執迷不悟的人太多,為了真能幫助他們,更加珍惜把握每一個因緣、時間,了解人生無常,絲毫不敢懈怠。所以出家後,夜深人靜時,閱覽經典或念佛並無他想,自然而然已不再被往事干擾。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面談到念佛法門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以及持名念佛,其實這四種念佛皆可靈活運用,就如同祈雨念佛懇請我佛慈悲降下甘露。當時蓮池這些方法皆一併使用,首先升幡公告將有一場祈雨超度法會,以利民眾參與,以及靈靈眾生相互走告。

   開始進行時,焚香禮拜,觀想南無阿彌陀佛慈悲站立著,正在主持這場祈雨法會,慈光注照,照著大地的每一粒塵土,乾裂的土地。再觀想天上雲端的雲眾,再觀想當時的百姓官員懺悔著、跪著。我佛慈悲,所有與會大眾一同大聲念佛,一邊念佛,一邊掉下感動的淚珠,將所有的怨恨、不滿以及仇恨化為甘露遍灑。

    當下諸天鬼神無不一一叩拜慈恩,而一般肉眼所見的是蓮池手持木魚,口念著佛號,繞著這片土地,但事實皆是以慈悲化解彼此的冤業,最終是利益更多的眾生,以我佛慈悲的威德感化所有眾靈。這一場雨下得恰恰好,皆是令大眾生歡喜心,化解怨恨,升起希望,對生命的尊重,對宇宙萬物的感恩,感恩我佛慈悲,南無阿彌陀佛。

蓮池大師:修行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到靈靈眾生,最基本若是自身的煩惱習氣仍然無法降伏又如何知苦了苦,能讓這些無助或者剛接觸到佛法的初學著產生對自己及對佛的信心?世俗當中人與人之間的應對進退,從小所受環境及家人日常生活當中呈現出來的,已經於小小年紀潛移默化。當成長過程當中所接觸的人事物去運用,經驗中去體悟人生,若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及學習,很難從自己的經驗判斷中有不同的結果。而能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簡單而言,所謂宇宙的真理。

    何謂真理?有些信徒所知道的真理是從小到大父母所教的價值觀,加上當時社會當中的人事環境所產生共同遵守的規範,而成自稱為真理。事實並非如此。就佛法而言,是更大的心量,更慈悲,所謂無緣大體,同體大悲。當真理被人們理解且共同遵循,那將是極樂世界,沒有你、我、他的自私自利,沒有人我是非,更沒有所謂的惡見。所見所聞皆為純淨純善,人心的滿足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造作罪惡,而阿彌陀佛所創造出來的極樂世界就是如此,黃金為地、琉璃美玉,處處皆是現今人所追求。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只有男人,而且全部皆為莊嚴的男眾相,沒有美醜之分,更沒有任何起心動念,如此上善之人所居住。

    極樂世界到處皆能聽聞講經,不管是溪水旁,能聽聞流水聲正唱著經文,空中的飛鳥也能唱出經文,樹木搖擺也能發出悅耳佛號聲,只要極樂國裡人想聽經,皆有聽聞的地方,處處皆是。再來介紹七寶池柔細的金沙。池中蓮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蓮花顏色有紅、有白,有綠、有紫、有黃,各種顏色皆有。蓮花的大小如車輪一般,並能自然發出光亮。而八功德水當中,功德水的溫度是隨每個人不同,當入八功德水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調整溫度,也可以隨自己的意念並得以淨化。所謂民以食為天,在飲食方面極樂界百味飲食,且無有便穢,生於極樂世界的人飲食方面主要是意念,想吃什麼就有什麼。阿彌陀佛所創造的極樂世界,是如此殊勝,百千萬劫難遭遇。

    蓮池知道生死事大,故將自己一生所遭遇之事,以及學習淨土法門引發貪念最主要的根本源頭,將此欲望止住,何來造罪?當人難能可貴就是最高的靈性動物,有基本家庭觀念及群體合作的觀念。所以家庭為凝聚力所在之處,而家人更是最大的支持者。所以成長所伴隨者大部分是家人,自然這一份很深的情結就深深牽絆著,若遇家中有重大事件,例如死亡,傷痛真是 久久難以平復。

    不管習禪或淨土法門或戒學,皆是為了修心,如何去除人之貪瞋癡,如何面對世間的名聞利養,以及六根接觸六塵所沾染,或存著記憶之中,不定時的干擾修行。習禪之人最主要是觀心、觀息,而能扶住一切的妄想、執著,而這些的染污就會像偷兒一樣悄俏地來,引誘著修行人的心,這就是所謂的動心,亦稱之為無明,若更無覺性隨之而來免不了的是道業上偏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大多數人難以克服,因為一切就在不知不覺當中進行著,為何修行真要有所成就必須要有善知識的引導,避免不必要走一趟冤枉路,或所謂步入邪道。

    蓮池的修行道路當中,因涉獵得廣,故當自己發願要將佛法廣傳,自然得佛菩薩加持。在杭州雲棲寺弘法時就對於弟子要求嚴苛,主要也是一路走來的修行道路上,看到許多貪圖利養而無法堅固道業,進而退失道心的出家眾,嘆為可惜。淨土法門是如此令人了脫生死大事之大法,既又是令人難信之法,因為其易學而令人難信,這也是蓮池推展淨土法門,故常提醒弟子們念佛,老老實實念佛,不要裝模作樣,壞了規矩。聽起來一頭霧水,有些弟子問,我們很認真、很老實啊!師父為何如此說,念佛當下,心在哪兒?最容易發現的就是意念紛飛,就是人正在念佛,但事實已經不知道哪兒去了,只剩下兩片嘴皮子念佛。當弟子們靜下心來,真有悟處,才剛開始學習如何念佛,再來都攝六根,念佛是否口念耳聽,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當妄念愈來越愈少,專注於佛號當中,如此念佛真是念而無念,此時更明白清楚。

    淨土法門一向專念,念而無念,執持名號,一念淨心,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淨化自己的妄念、起心動念,無明、昏沉自然而然減少,進而作主,清楚明白就是當下能作主。在臨命終時真能自在往生,平時更要具有三資糧,信、願、行,信願之有無最為重要,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信念佛得以往生。當然在信又有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往往修學淨土最大障礙就是疑,懷疑自己的能力及福報,疑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疑十萬億佛國土在哪兒?不管學習哪一種法門,成就與已否都在信之有無,所以疑根不除,再好、再方便的大法終究是無法成就。而與生俱來人人皆有疑根,尤其知識分子更甚。蓮池也曾經經驗過的,自幼學儒飽讀詩經,蓮池在接受禪修之時,因馬上即可實際練習觀呼吸。數習容易上手,

    禪坐又能身心放下,放鬆,所以一般習禪之人為何難以放下,因為禪坐之時全身放鬆、調息,稍有根器的,自然進入空無境界。身心放鬆是最容易,而觀呼吸一進一出,呼吸的粗細皆能細微覺察。當蓮池明瞭八萬四千法門最終皆是導歸極樂,那何必繞了一圈,執持名號阿彌陀佛如此捷徑,甚好!所以來參學的弟子中曾是習禪,蓮池樂於分享經驗,也讓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執持此一聖號,並不是盤退打坐而已,體會平時穿衣吃飯皆有佛號,處處皆可用功。念佛真正的功夫念到一心不亂,這也是弟子們最常問的如何念到一心不亂,蓮池總是反問弟子們怎樣稱為一心不亂。念佛不夾雜、不懷疑,就是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念佛之時還想著什麼是一心不亂,有那個一心,就不是一心,即是妄念夾雜。念頭是如此微細。

    蓮池在弘法利生的過程有許多的考驗,一心只想把這麼殊勝難得難聞的佛法永續流傳,所以在寺內必須建立共同遵循的寺規;否則人多口雜,難以調伏。雖言出家修行專注於道上用功,了脫生死,一不小心反干擾道人心,豈不造罪業!所以寺中在每一項職事職責皆有適當的安排,讓在其職事當中有其表現發展的機會。所以每三個月會有匯集報告,寺中目前運作當中哪些需要大眾配合及改進。而修行當中最忌諱就是嫉妒障礙,不要以為是男眾出家眾就不會有,嫉妒障礙好像人人皆有,是天性。而且在道場上男眾僧大多來自不同的環境背景,故習氣不同,忍耐程度差距甚大。

    曾有兩位弟子因所領職事不同,出坡範圍差距很大,而所帶的師弟又從中抱怨幾句,日漸積壓,只為了讓自己所帶領師弟看得起我這個師兄,最後相約於後山論輸贏,大打出手,臉上掛彩。兩人前來懺悔,求取蓮池的諒解。蓮池當時兩眼直視他二人,約有一刻鐘一語不發,嚇得兩人跪地求懺。兩人心中想著師父氣得一句話都不說,這下糟了,不知會不會被逐出師門。吾等到兩人慢慢靜下心來,輕輕的一提,「明日起你二人帶領同一批師弟互調出坡範圍,一個月後全部師兄弟一同找我,再論如何處置」。此二人似乎安了心,問訊之後離開。

    當時蓮池由感而發,外表各個皆是大丈夫相,心量卻是芝麻大小,將來如何成為佛門龍相,如何成就道業,所以必須好好整頓一番!此事件發生後,每每講經或者開示,蓮池總是提醒僧侶們同住道場寺廟當中修行應有之規矩,並舉出釋迦牟尼佛也常提醒大眾,出家眾於叢林道場當中修行應謹守六和敬。何謂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而戒律當中也常提及所犯戒之輕重,白眾後應懺罪改過。

    而時間也過得很快,一個月的時間到了,一大早,早齋之前,蓮池推開寮房的門,見到左右兩旁跪有二十來位弟子頭低低,一語不發。師兄代表開口了,「師父啊!我們請罪懺悔來的,不該讓師父擔心,不該自私自利,只考量自己的工作範圍大小去做比較,其實是師父的用心良苦,換了工作做了才知道心境更微細之處,更要仔細打掃。如同此事的事件,隨口的報怨卻害了師兄弟爭吵及擾亂道場,我們也由於此事件才知道弟子們內心之處的污垢。我們願接受師父處置。蓮池眼看弟子們各各此次真有懺悔之心,又要顧及事件對大眾的影響,所以仍請這些弟子一切按羯磨法處置。並公告此事,從此出坡領職事就未再有同類事件發生。

    蓮池自三十有二剃度出家,行腳參訪各大名山,拜訪當時修行德行遠播之名僧。之後回到杭州閉門潛修,也修建雲棲寺,決定將淨土法門弘揚。隨手寫下修行《竹窗隨筆》、《禪修策進》、《阿彌陀經疏鈔》,當時禪淨雙修,愈到最後真正能了脫生死大事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真發願往生。

    蓮池年歲將近八十之際,初夏之夜竟有一員外來訪,言說是蓮池之信徒,想來請教蓮池,教導他如何能無懼勇敢面對死亡。口中說了滿口的佛言佛語,身上穿著絲蠶綢緞衣,問蓮池,「不出家也可以好好修行嗎?念佛也可以自在往生嗎」?蓮池回答,「可以。」此員外再問,如何快速有感應,即快速修福報。蓮池回答,「沒有,但有一事可以馬上有所悟處。」

    看他急著想知道,蓮池告訴員外,「放生一事,此事一做馬上有所體悟」。此員外請教後即便告訴蓮池,「師父啊!我先回去準備要放生的事情,等放生結束之後,師父啊!我請求師父讓我在寺中閉關。我生活得很苦,想要了解大道理,不想要煩惱環繞我。財多我煩惱,沒有真正的朋友,都是借錢不還,要不就是把我當傻子,騙財!合夥後捲款潛逃。妻妾多我煩惱,各各只為自己的美貌,爭風吃醋,真是苦啊!兒女多來也煩惱,要我分財產,我怕老來無人管。生意好也煩惱,怕帳房捲款逃。睡覺也煩惱,怕一睡不起沒呼吸,一切尚未辦妥當。總之,師父啊!我很苦喔」!

   蓮池聽他一連串講完,他情緒似乎緩和下來。「師父您真慈悲!當我看著師父慈悲的雙眼聽我說出我所有苦,好多了!」蓮池連忙點點頭。「師父那我就回去準備放生的事宜吧!」隔了三天,一群人浩浩蕩蕩抬了許多的籠中鳥,還有一些看起來用大的網簍裝的小鳥。王員外開開心心地請家僕提了一些供品,並自己拿出一大筆錢財要供養所有的師父。放生之前,蓮池為這將放生的飛禽鳥類皈依並開示,勸導生為畜生道應發願往生,念往生咒,回向給這些鳥類。

   儀式結束之後放出所有的籠中鳥及網簍中的鳥。蓮池就在此刻發現眼前有一隻羽毛漂亮的鳥就是不動。蓮池請王員外來到此鳥前面,打開籠子的門,讓牠飛出去。但是奇怪的是此鳥就是不動。王員外輕輕用著手上的扇子撥動著,希望鳥兒飛出,這鳥就是不動反更退縮。因緣具足,蓮池問王員外,「這鳥為何不動而且直視著您」?王員外說,「不瞞師父,這是我家所養的鳥,因為想到放生是利益眾生,所以忍痛割愛,希望鳥兒也能念佛往生。」將近一千多隻的飛鳥,蓮池引導著王員外去與鳥講講話。反問著王員外,「是否跟鳥一樣的心境,把自己關在籠子裡,明明鳥籠的門是開著,就是不動,就是固執,不願意改變,不願意放,把自己關住、限制住了。」王員外與此鳥說說話,自言自語,說了一大段的話,鳥兒似乎聽懂,慢慢走出來,拍拍翅膀,展翅往空中飛走。我佛慈悲,王員外好像有所悟處。

   蓮池問,「王居士啊!還好吧?是誰把自己執著抓住不放,一切皆虛妄,如夢幻泡影,呼吸不來這些都是假的。你的所有煩惱是自已的心意識所變,再多煩惱環繞,也是自己看不破、放不下。」王員外說,「師父啊!感恩佛,感恩師父,讓我有所悟處。」總算露出笑臉。從此以後王員外成為我們雲棲寺重要的護法,每日念佛一萬聲,也少報怨,少煩惱了,主要原因是沒時間、沒空煩惱,知足。

   蓮池修行路上而言,一路走來,見到許多說了自己的煩惱卻總是無法轉煩惱,主要原因是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色身看得太重,這也是自私自利所引起。無人願意吃虧,都想著好處留給自己,而無法放下自身的感受。而若是初入佛門可以學習付出,色身的付出服務大眾,在家居士可當義工開始,調和自己的習氣,服務到寺廟的大眾。而出家眾則由最基層開始,打掃清潔淨房,把他人最不願做的先做起,只求付出不求回報。

   在事上用功,最好用功。其他空閒念佛。剛入佛門都以學習的心態,其他師兄弟所教的,不管對、錯,發現自己有錯改之,若是被誤解,也能轉為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默默努力於心上用功,以感恩的心感恩願意教導我們的善知識。唯有真正接受他人所指正而靜下心做改變的人,將有所進步,因為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不執著己見,能照顧同理他人的感受,對於度眾就容易觀機而行,因為了解眾生習氣,給於良方治其煩惱病。

   在寺中更有不為人知的事件,蓮池也一併傾出。出家僧侶尤其是男眾道場,也要特別留意,所謂既然是道場,必須面對的信眾,男女老少百樣的人皆有。出家眾居住在道場,因有道場規矩及戒律而不敢違犯,但受居士或信徒影響較無定功之人,容易被動搖,而犯戒壞了規矩。最難防範就是男女之間的界線,僧侶與女信眾之間的微細界線,而總是因緣或者說是業力,從古至今有修行人因此而還俗退了道心。蓮池於寺中也從出家眾的心性開始調起,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而僧眾受戒當中,色戒違犯必須要離開僧團。之所以明知故犯乃是以為不為人知,或者抱著僥倖的心理。許多的道場對於僧眾與女信眾之間的維護,其實用心良苦;但若是真遇到女眾的主動及溫柔的攻勢,僧人沒有定功很容易前功盡棄。蓮池愛護弟子的道心,除了開示及講經再三告誡勿近女色,苦口婆心。

    蓮池有一弟子自幼即入寺中修行,眼見他每年成長,將來可成一名出色的比丘,其唱誦音聲清淨渾厚,音域很廣,已經是寺中重要維那之一。有一清晨來到蓮池寮房前敲門,見我開門馬上跪地懺悔,「師父,弟子昨晚無定功,犯了色戒,與女眾發生關係,請師父原諒。弟子知道有違師父教誨,知寺中規矩,弟子懺悔離去,弟子拜別師父」。邊說邊忍住眼眶中的熱淚。蓮池請他起來說個清楚,原來自幼入寺,未感受過女子的溫柔及關懷。對方因聽聞他的唱誦音聲而喜歡上他,常以請教年輕師父教導唱誦為由,此女子於三個月前開始對他展開溫柔攻勢,故日久生情,而犯此錯。蓮池問弟子,「你是受到誘惑,定功不足,或者是兩情相悅?」弟子也糊里糊塗,真可說是業力牽引。所以在道場進出人員還是須要謹慎管制,最重要的是出家僧人如何真安住自己的身心,而不被誘惑才能解決。雖然知道觀身不淨,作白骨觀,但境界來考仍然無法作主。

海量:感恩大師慈悲開示,請大師慈悲為我們開示,大師在修行上如何用功,能有今日的成就。

蓮池大師:蓮池不敢說修行上有成就,只能是經過此生這一遭,知道人生真的很苦。知苦是一直往前的動力來源,從小的環境以及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種種事,皆是在讓蓮池有所悟處,如《金剛經》所言,一切的相皆是幻化,一切相皆虛幻,在事上用功必須先在理上清楚明白,若真明了何有一物不變,變化無窮又是我們心所能變,心所想所變化的,所以愈明白事理因果,愈不再受苦,不再執著分別,常保自己心中的平靜就看得清楚外境所顯現是教會蓮池真實智慧,這不被外境所動搖的心,而每每更知自己的苦,大眾的苦,想要幫助眾生,自然而然智慧大開,內外看得清楚明白。

    佛法的智慧是那麼不可思議,有了信,對自己的信心、對佛法的信心,真信加上願力,此生最終修行目的在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所做的一切都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因為可以與佛同心同願,幫助業海受苦的靈靈眾生。也因為感恩,蓮池最痛苦的時候,有大慈大悲佛菩薩的照顧,讓蓮池總是遇到善知識及一些仁者的開示。修行路上有高有低是信得還不夠,了解自己自性不夠,所以心外求法怎麼找都找不到。唯有往內,心上用功,覺性現前,不再執迷不悟,覺察覺照每一個起心動念,進而持名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安住佛號之中,不起心動念,不攀緣外境,道業自然增長。

    修行過程當中最須要克服的是逆境如何面對。除了知道一切唯心所造之外,善念及願力最重要。蓮池當時大約出家五年之後,總是夢境來考,而隔日精神狀況不佳。這種情形維持有一個月之久,體力不支,有一天夜晚蓮池以禪坐觀息,當時不知為何所冒出的畫面竟然是墳墓。原來是家墳,覺察到是過往悲痛於阿賴耶識正在牽動著蓮池。

    從那一天開始,對蓮池而言是警惕,知道修行功夫不得力。蓮池真發願此生一定求生西方,努力精進,晝夜不斷執持佛號,身體日漸好轉,恢復體力。有如此深刻念佛的經驗,對於持名念佛更懇切、更具強烈的信心。每當講經說法分享時更能振奮聽者的心。蓮池每日佛號更是不斷,大約有萬聲佛號,默持或大聲念出此佛號,走路、穿衣、吃飯、行住坐臥皆持此聖號。身子更加輕鬆,蓮池修行著重於日常生活實修,修行初期禪坐用功之外,另嚴守戒律,推動淨土念佛法門,蓮池一生主要除了念佛,講經《阿彌陀經》,都是在讓後學相信真有西方,要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同願,此生求生西方,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往生。每次講經就發現西方離我愈來越愈近,修行最終預知時至。約半個月前我佛慈悲,讓蓮池知道時間接近,更精進念佛念佛。寺中對弟子更是提醒修行念佛真能了生死。即將往生前一日,下山到了城裡約幾位好友護法居士到寺中來,明白的將此訊息告訴他們。當下知道有很多的捨不得的居士既難過又期待,因為示現預知時至往生,對學習念佛法門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又可增強信心,記得當初若不是住在鄰居的婦人告知蓮池其相公念佛沒有病痛往生,蓮池也不會知道原來這一句佛號如此重要!當往生前一天晚上,蓮池提筆寫下:「大家老實念佛,不要裝模作樣,壞吾規矩」。隔日清晨二時面西念佛,金色金光蒙佛接引。八十一歲圓寂,僧臘五十年,示現了念佛自在往生。

海量:弟子感恩蓮池大師教導,對實修淨土念佛法門於心性上的用功,明白事理因果,及弘法利生,有利後學精進用功。感恩您的慈悲,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澳洲香光大佛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