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為懷 

   陳峰尊者分享法身超度 

 

 

 

                             

二O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陳峰周歲時,母親幫陳峰製了新衣,讓陳峰穿在身上,又在陳峰面前擺放了紙筆、硯、書籍、錢幣、玩物、珍寶等物品,測試陳峰究竟會抓取哪一樣東西,祖父母和父母蹲坐在前面呼喊著陳峰,要陳峰爬到前面來拿這些東西,陳峰快速的爬到祖母的面前,祖母面前擺著祖母最喜歡的珍寶,一家人相視而笑,祖母說道「咱們家峰兒可不是普通之人,這珍寶是祖先留下的上等貨色,咱們家的峰兒可真是個智者,看來以後陳家靠峰兒就可以不愁吃穿了,哈哈哈!」,峰兒在祖母沒注意時,快速的拔走了祖母戴在手上的佛珠,高興的拿在手裡把玩著,大家瞬間被陳峰的舉動給驚嚇到,原來陳峰喜歡的是祖母手上的佛珠!這下祖母可是笑得更開心了,祖母笑得合不攏嘴,大聲的說著「陳家要出和尚了!陳家要出和尚了!」。

陳峰是陳家第一個出生的孩子,是陳家的大少爺。隔壁的林家,也是鎮上的有錢人家,林家大少爺從小嬌生慣養,現在長大成人了,開始忤逆父母,好吃懶做,嗜賭成性,又好女色,留下了許多風花雪月之事。陳峰的父母早已以此為借鏡,絕對不讓陳峰成為第二個林家少爺的模樣,因此陳峰從小就跟著幹活,什麼事都應該要學習,沒有少爺的派頭,也沒有少爺的特權。

七歲的陳峰,正拿著鋤頭要到後院裡種植蔬菜,祖母也正在後院裡摘取果實,見到陳峰一身工作的裝扮,便問陳峰「對人生有什麼打算?」,七歲的陳峰也不曉得可以做些什麼「父親教了我很多事情,我可以當農夫,也可以當木匠,也可以做生意,也可以為人洗衣,什麼事我都可以做」,祖母又問陳峰「那你喜歡做什麼?」,陳峰搖搖頭「我都是做我該做的事,沒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分別……」,陳峰舉起了自己的手,看了看戴在手腕上的佛珠,這串可是從周歲時戴到現在了,雖然還戴在手上還有點大,但是陳峰就是捨不得將它放下。祖母問陳峰「為什麼特別喜歡這串佛珠?」,陳峰回答祖母「陳峰也不曉得,但是這串佛珠自然帶給陳峰平靜、舒服的感覺,陳峰喜歡一個人靜下來念佛」,祖母看出了陳峰的心中,有著一顆想學佛的心。

隔天,祖母帶著陳峰到寺院裡禮佛,並準備一些物品來供僧,這是陳峰第一次見到寺院裡的僧人,他們的莊嚴威儀,立刻攝服了陳峰。陳峰又看見師父身旁的小沙彌,他們的年紀和陳峰一樣,他們跟在師父身旁,師父從日常生活開始教導他們,雖然陳峰和小師父們同樣年紀,氣質卻是完全不同。

祖母告訴陳峰「師父是有修有德之人,有什麼問題都能請教師父」,陳峰向師父頂禮,恭敬的請問師父「陳峰也想修行,需要什麼準備?」,師父告訴陳峰「修行無非就是存有一顆慈悲之心,修行的目的不在於外相上的顯現,是真實由內散發出大愛與慈悲,悲愍一切眾生,以度化眾生為畢生修行之目的」。陳峰明白師父所言,從這日起,陳峰開始學習「慈悲」,陳峰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處處為人著想,不管陳峰做什麼事,都是以利人為優先,設想他人之處境,多關懷,多同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先站在自己的立場來做任何的指責與評斷,這是陳峰現在首要該學習的部分。陳峰一向是個自律能力高的孩子,一旦陳峰知道是對的事,該做的事,就會嚴以律己的自我要求,絕對不會有鬆懈的時候。陳峰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滋養自己的慈悲之心,兩年後,陳峰終於找到修行的意義。

陳峰明白了,眼前的所有人,都同樣得到了人身,所有人都將人身當成真的,為自己的人身和人生努力的貢獻和付出,在街上就可以清楚看見,有正要開始奮鬥的年輕人,有正在事業顛峰的中年人,也有正在生病衰老的老年人,不管年輕人,還是中年人,最後都必定走向老年的生活,最後同樣步上死亡之路,一生就這樣結束了。陳峰曾經問過這些人「你的人生目的是什麼?」,十個人裡頭,有八個人都回答陳峰「我要養家」,年輕男子剛結婚,正要開始經營新婚家庭;中年男子的孩子正在成長,他必須更認真的賺錢扶養孩子;老年男子已經生病了,他沒有能力賺錢,但是他將他這一生賺來剩下的錢,都用在醫病上,最後大家都剩了點錢,再用在殯葬上,一生就這麼結束了。

陳峰看傻了,原來人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不管年輕到老經歷了多少喜怒哀樂,最後都會回到停止線上。陳峰每天還是積極的在做事,但是陳峰的心已經不一樣了,陳峰不是為了完成父親交代的任務在做事,而是從每一件事情裡,體會人生。

兒時的那串佛珠還在陳峰的手上轉啊轉,陳峰終於下定決心了。十歲的陳峰,告別了祖父母和父母,收拾了簡便的行囊,獨自離家上山修行。陳峰不為自己的修行設下什麼目標,就是用一顆慈悲之心不停的度化眾生,只要一口氣還活在這世間,就沒有一刻是停止的。陳峰念佛也不為自己而念,念的每一聲佛,都是在學習佛的悲心,學習和佛一樣的佛心,透過經典的教化,學習佛的行持和精神。陳峰希望幫助所有世間人,徹悟明白人的生滅,和靈性的不生不滅,將靈性犧牲在短暫生死的人生,最後又淪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不滅的靈性終究要受無盡之苦。

陳峰為人宣說佛法,為迷悟之人指點迷津,每一個人所遭遇的問題,陳峰都能幫助他找尋真正究竟的解決之道,若要終歸所有人問題的解決方法,無非就是「放下」二字,說來容易,做來可是一點都不容易。世人煩惱、我執、業障深重,一句放下可是令他們恐懼難安,陳峰必須應機教化,讓眾生從佛法中得到心安,從心安的踏實感中學習放下,最後為自己解開人生的綁障,念一句佛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陳峰在這一生也回到西方,阿彌陀佛永遠都在等待所有孩子回到西方故鄉,卻見得孩子們越來越迷失在輪迴的迷障裡,真正發願真行而回到西方者,屈指可數。直至蘇佛大力超度,才將這些千萬億無法回到西方的孩子們,從空間一一解離,帶著他們浩浩蕩蕩的再回到西方。

陳峰感恩能加入蘇佛的救世行列,回到自己曾經所在的空間裡,超度與自己有緣的眾生,一個念頭留下一個空間,當時陳峰來到宇宙中,有多少念頭就有多少空間,空間之密集交疊已經多得無法數盡,陳峰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幫助這些存留在空間的眾靈,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脫離空間,回到慈父懷中,於西方同聚,感恩阿彌陀佛,感恩蘇佛。

由釋法菁主筆所收訊息

arrow
arrow

    澳洲香光大佛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