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解義》                           

 第一百一十六品:覺悟業冥(業夢之中的過失) 

2018/06/14 AM 4:00  主筆:釋法璽

阿彌陀佛開示:
業靈夢迴,
不知業夢總空,不見業夢總眾。
其實孩子,業夢之中的行欲也是孩子心中的盼想,
假使孩子已經改過,
面對如此的種種幻想考驗,
孩子應當覺悟,
而非還在夢中憂苦。

孩子的心聲,
佛全都能夠聽見,
亦包括夢中的眾生,
這些夢裡的真相,孩子有時總看不明白,
解夢亦非是真正解決之道。

何為夢中真正所想表達之意義?
判斷其中真實,
是否孩子相同之想像亦有?
或於過往業海總是如此?
夜裡夢中的所顯之相,
種種變化都是提醒自己應當更加覺醒。

並不是做夢為好或為壞,
而是端看孩子如何見悟此事,
那樣才是更為重要的。

孩子是否知道自己夢中做了些什麼?
一場夢境,孩子經歷多少?
多數的孩子不知,因為靈敏覺性還在沉睡,
這些總會在孩子知道放下之時,逐漸開啟,
而開啟便能讓孩子學會做主,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來?
又為什麼而去?
不再受到擺弄,控制其中。

夢裡之中,有許多都是不能作主的情形,
任由業中夢事的牽纏,
還有業中夢魂的出離,
一場睡眠的開始以及結束,
自己到底還能知道多少?
夢雖是空,但孩子不能自主還是不應當的。

夢裡,
有好多人去的地方皆不相同,
有的會到陰間地府報到,
有的會受世間染塵干擾幻想,
有的會受心中欲念催發,產生想像,
有太多的導因與因果拌纏於其中,
許多孩子所不知道的暗事,
時時都在每一場夢裡開演,
但當演出之時,
孩子還能記得看見真實的自己嗎?

能夠從中明悟的,
絕對有朝一日可以清醒,
清醒是為了要看清自己,
還有一切放下。

解開,自然知道夢中無存,
而世間難道不是也像一場夢?
夢裡夢外的自己,
究竟幾時能夠清醒見悟?
還有哪些是自己所知?
亦或者是自己所不能知的?

知與不知雖非重要,
但知卻能與行相重並行,
究竟是覺而知,而行,
還是冥而行,而離。

太多空塵中的夢事需要解剖

說真不真,說假又似乎不是假象,
但佛想說,夢中所現的多是纏體的冤親債主,
並非是任何自想自是的絕對印象,
夢中所呈現的是種幻象,
那是誘惑孩子上鉤的平台。

出現放不下的人員,
出現放不下的欲念,
出現放不下的淫心,
出現放不下的事物,
出現放不下的塵思,
出現放不下的情境,
出現任何放不下的事情,
牽動著孩子夢中的心思,
以及心動的感觸。

孩子,什麼也是假的,也不會成真。
只有在於其中看見自己為何會有夢境?
夢見的事物,便是孩子應當檢驗之處,
是否其中還有自己還未改變的?
這些的顯前也不是不好,
能夠提醒,幫助自己,
但當改不了的時刻,往生的路上,
孩子最終也會上不了西方極樂世界。

因為必須全然的放空自然,
而孩子能夠做到多少?
只有從過程之中慢慢學起,
一次一次看見自己夢境中的樣子,
是好?是壞?檢視自己一身的修行模樣,
是否會有偏差之處?
不完全的部分,孩子學習圓滿,
圓滿之時,便就知覺光明。

孩子,
色身路上,種種許多都是在考驗孩子的定心與覺性,
若能從中有定,以及知悟,
則孩子的心將會更加澄淨,
明白曉得許多大事,
所謂大事,知見夢中所有,
是濛?是空?還是狂或妄?
孩子應當檢視自己,
還有知覺,放下自己。

夢裡已故親人來找,
有些思念極深的孩子會夢見,
但論於其中是否為真?
孩子可再略觀,
夢境之中是否完全清明?
而夢境之中的已故親人是否真像?
是否有許多情感或盲目的時刻,
孩子容易誤見真相,
真實的狀況究竟是為何?
其實孩子不用別人,自己靜下心來回顧就能看見,
有時記憶已經模糊不清,
孩子,這時候放下便是最好的選擇。

人之身命既已亡去,
而靈中空幻,其實難能真有世間所說託夢之事,
魂入六道,或於各層空間之中,
多是難以自行出離,
又怎麼能夠入夢之中尋親?
孩子,莫要自擾,
任何過程也並非是孩子就能知悟判定,
只有希望孩子可以放下妄知,
真實知道,解塵,才為重要。

孩子,覺悟業冥,
知道,覺性,
恆持修行的本況才實重要。
探討夢中的是是非非,
不如世心之中再無是非重要。

孩子,因心覺處。
南無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澳洲香光大佛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